撰寫採訪:靜宜大學食品營養學系四年級 陳雅祺
受訪者:洪誠駿、簡湘婷/雲林科技大學TA
因第一次線上見面,兩個學校的TA們表現的很生疏,加上開場身為主持人的我生硬照著訪綱提問,使得線上訪談的節奏不是很流暢;幸好千鈺姐以輕鬆歡快的語氣取代條列式的問句,將場子給緩和了不少。
跨院合作的秘笈是溝通能力,TA的角色是雙向溝通的關鍵
來自雲林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碩士二年級的洪誠駿同學,在老師的推薦下,進入「教育部議題導向敘事力培育計畫」學習,並從課程助理晉升到行政助理。雲科計畫團隊強調培養不同院別的跨領域溝通能力,誠駿同學和我們分享在兩年多的學習經歷裡,他對雲科計畫特色最有感的經驗是以課堂助理的身份在旁參與跨院別的小組討論。由於設計學院和理工學院同學在教育上接受到的專業知識不同,因此在一開始設計產品的時候,容易造成各說各話、雞同鴨講的情況,以簡單的隨身型風扇為例,設計學院的同學在意的是握把好不好握、葉扇的灰塵容不容易清理;而理工學院的同學則在意機械結構、插頭電線的位置。誠駿同學表示雖然過程中要協助不同院別雙向且有效地溝通很困難,但這也是合作中最有趣的部分。
圖說/左圖為雲科110-2學期於創客-機械之互動驚奇課程中的作品「智慧遮陽車」、右圖為「可旋轉式垂直農場」
從場域中看見AI自動化的極限?那些養雞場沒說的職業傷害
參訪場域的經驗中,誠駿同學提到印象最深刻的是前往立瑞養雞場時,途中遇到一位司機大哥分享養雞場的職業傷害:由於雞隻有大有小、個體差異蠻多的,所以在切分雞腿、雞胸等部位時,主要還是必需由師傅持刀操作、無法機械化,長期下來,造成師傅的手腕有職業傷害、無法長期做這份工作,通常執業時間長度為五年,這件事,讓誠駿反思AI機械的極限、是否還可以為職工傷害的人做些什麼?
圖說/雲科計畫團隊於2022/6/24中區成果展分享此作品「智慧遮陽車」
課堂帶入討論工具聚焦議題,TA磨練精準表達的簡報力
而另一位TA,同樣就讀設計科系碩一的簡湘婷同學,已擔任課程助教一年多,她分享了帶課堂討論時常使用的工具,例如AEIOU法可拆解為五個面向,分別代表「活動Activities:做了什麼事、環境Environments:地點在哪裡、互動Interactions:互動的對象是誰、物品Objects:使用的工具或物品、使用者Users:其他參與者有誰。」老師在課堂上藉由AEIOU,讓學生們拆解事件,釐清使用者的興趣喜好。另外,KJ法則是統整的好工具,學生們透過KJ法將團隊的想法從零散到統一、模糊到聚焦。誠駿同學另外補充他們也會使用Design Sprints設計、發想、建立原型、邀請同學測試,整個流程需要五天,以完善發想的架構。
針對湘婷同學提到的TA備課,靜宜計畫團隊的雅祺也有話要說。曾經作為專案「進班教學」的TA,雅祺提到除了加入討論工具協助同學們聚焦議題,更重要的是檢視自己站上台所說的每一句話是否都精準表達了課程內容,好讓同學們即時理解、吸收,這點是台上TA反覆修改簡報的標準。
圖說/靜宜計畫採訪組和雲科計畫TA合影
致上滿滿的感謝,拾獲了一群學習理念相同的夥伴
最後,兩位分享進入計畫團隊的契機皆為老師的引薦。跟著團隊一起學習一年後,湘婷同學表示她更能了解如何把一件事做到好、維持品質,其中有系統性地思考、切入不同的角度都是她的收穫;誠駿同學則在兩年中,一邊認識不同領域的人,一邊學習合作夥伴的專業知識。兩位同學皆表示深深的感謝,感謝教育部的計畫給了同學一個學習非專業知識的機會,提升跨領域、溝通、敘事能力的同時,認識擁有相同理念、學習態度的一群人。
訪搞初撰:食品營養學系四年級 陳雅祺
定稿編修:計畫助理 林千鈺
採訪日期:2022年7月25日 線上會議室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