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靜宜大學主視覺-04.png

About

青銀世代如何幸福共榮?大學與在地如何共創?未來教育如何從現在開始啟動?這是靜宜大學創新教學發展計畫嘗試回應的提問。靜宜大學引入創新教學的視野與方法,以「老有所用,永續城鄉:青銀幼共創幸福大肚」的核心議題貫串整體計畫,通過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三創・三力」——創意敘事力、創造實踐力、創新傳播力。

本次展出構想來自九門跨領域課程:「AI想像與科幻文本」、「文化美食與在地踏查」、「自然與藝術實踐」、「營養教育與諮詢」、「在地飲食記憶與技藝之探尋」、「文化資產保存與傳統智慧保護專論」、「閱讀與書寫」、「環境教育」、「未來設計與跨域敘事專題」。這些課程走進了大肚台地的鄰里、市集、小學、政府機構與民營事業體,不同的社群與世代,相遇、對話、合作,共同面對地方產業發展課題,共同開展大學教育的幸福維度。

20191231_200102_0114.jpg
青銀共廚.jpg

「營養教育與諮詢」

     指導老師:翁瑤棽、蔡佩均

幸福如何料理?——搭配一點互動、加入幾許生命故事,以懷念為佐料。靜宜大學師生ft.大肚青春會館的

長者,共廚料理、共食家常菜餚。幸福滋味如何傳承

?———透過訪談記錄了十位長輩記憶中最懷念的味道,有的是長輩拿手的「手路菜」,有的是與家人聚

餐的美好回憶,有的則是考量健康因素而久未享用的

美食。
靜宜大學食營系學生設計了美味而營養的食譜,在長

輩指導下,一同完成十道家常料理,透過編撰《青銀

共廚》食記,傳承味道、敘寫長者故事。

「文化美食與在地踏查」

     指導老師:洪然升、劉鎮輝、林宗德

本課程以「從產地到餐桌」為脈絡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學生透過資料收集、實地訪查發現相對應問題,並

提出相關成果,拓展民眾對大肚(含台地)的認識。 本

組學生接觸了大肚臺地上 (大雅區)種植紅薏仁的農民

,經實地訪查、記錄;透過此一知識手冊的形式,將

以品牌人物─「鬍鬚伯」為第一人稱撰寫手札,傳達

日常工作中的大小事,並從中帶出紅薏仁的種植過程

、營養價值以及品牌開創動機,藉由淺顯易懂的文字

,讓大眾能更輕鬆的認識紅薏仁。

紅薏仁知識手冊.jpg
黃豆牌卡.jpg

「文化美食與在地踏查」

     指導老師:洪然升、劉鎮輝、林宗德

臺中市大肚區近五年來運用原本再生稻種植期間,種

植黃豆,經過大肚區農會之悉心輔導與大肚農民之用

心耕耘,創造全國單位面積產量最高之生產佳績,設

計大肚黃豆牌卡、知識手冊、互動遊戲,希望能在輕

鬆與歡愉的過程,將大肚黃豆的好推廣給民眾。

「文化美食與在地踏查」

     指導老師:洪然升、劉鎮輝、林宗德

大肚區「美金果園」以無毒農業、食在安心自我期許,經營者陳金漢先生,作為小農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以及故事,深深吸引著本組同學。同學在聆聽之餘,更提出要將其所生產甜度十足、品質絕佳的火龍果製成市面上少見火龍果果醬、果凍、餅乾、果乾的想法,也獲得陳金漢先生的認同。學生以此一作品成果,除了希望更多的民眾認識大肚地美金果園之外,亦作為支持大肚在地小農的實際行動。

IMG_20191228_124136.jpg
大肚造紙.jpg

「未來設計與跨域敘事」

     指導老師:陳沛淇;劉鎮輝、蔡佩均共授

「蔡倫造紙」原本為靜宜大學學生課程小組作業,主

要為回顧目前已經不存在之大肚紙廠的歷史記憶,大

肚國小校慶當日以此為基礎,策劃舉辦「造紙大師 -

體驗一日紙廠小尖兵」,提供參觀攤位之親師童運用

特製之大肚農產印章於手做紙進行創作,另也提供大

肚國小學生體驗手做紙之限定活動,並啟動大肚造紙

文化之嶄新想像。

「未來設計與跨域敘事」

     指導老師:陳沛淇;劉鎮輝、蔡佩均共授

愛麗絲意外來到大肚地區,你會想帶她去哪裡走跳與遊逛呢?  精選23幅大肚國小學生作品, 展現大肚地區有關文史、農業、物產之獨特風情,並以此為基礎,共同思索與探討,大肚地區未來發展之嶄新可能性。

艾莉絲.jpg
「大肚小誌」第二期試閱版(背面).TIF

「未來設計與跨域敘事」

     指導老師:陳沛淇;劉鎮輝、蔡佩均共授

《大肚小誌》原本為靜宜大學學生課程小組作業,並

成為「愛麗絲的大肚之旅」主題策展之構想來源,目

前正朝向有議題導向內涵之在地刊物進行規劃及推動

,預定發行之《大肚小誌》第二期,將針對「愛麗絲

的大肚之旅」主題策展的歷程與成果進行專題報導,

並呈現大學端與國小端對於在地資源之觀點與看法,

並啟動地域活化之相關思考與行動。

「在地飲食記憶與技藝之探尋」

     指導老師:王培銘、洪然升、王俊權、翁瑤棽

本組同學以大肚特產─「紅土地瓜」作為食材,除了掌握相關知識、請教大肚區的烘焙達人之外,更以食品營養學系地實習工廠為基地,進行加工製作不斷地測試,製成成千層派、 地瓜醬等創意食品, 並以 「伴手禮禮盒」的形式包裝,作為行銷大肚的另一形式與媒介。

地瓜禮盒.jpg
IMG_20191117_104819.jpg

「環境教育」

     指導老師:顏瓊芬

經由影像真實呈現行動方案從無到有的誕生,學生

如何以永續發展為核心,期盼為當地社區帶來可行

的改變。有進入社區踏查的情景、學生深究環境問

題並擬定可行的解決方式的過程、以及在公聽會上

發表,大學生與小學生彼此激盪、共創美善地方的

經過。 

讓課程學生藉由撰寫反思日誌,紀錄自我關注的環

境議題以及對環境教育的想像與實踐,忠實反應學

生的學習歷程。

「自然與藝術實踐」

     指導老師:林靜秀

課程大學生教學設計活動至大肚國小,教學引導小學生認識大肚山,說明原生種與外來種物,到校園進行植物調查與蒐集比賽,透過遊戲引導小朋友觀察分辨植物,最後,和小朋友共同完成植物拼貼畫,小組一起貼出對大肚山的願景:「我們希望留下來的森林」 , 未來的我們又將看到怎樣的大肚山 ? 

PA230016.JPG
AI想像與科幻文本.png

「AI想像與科幻文本」

     指導老師:劉志俊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是正在改

變我們生活整體樣態的革命性變革,我們透過

未來輪(futures wheel)方法讓同學以圖像化方

式系統化進行腦力激盪,思考人工智慧即將或

正在引發的未來事件因果關係。劇本式設計

(Scenario-based Design),強調透過生活活動

的情境模擬, 來有效地傳達描述未來問題與其

解決方案。 同學化身為導演、編劇與演員、透

過設計未來劇本, 訴說一個一個未來問題解決

方案的故事。

「閱讀與書寫專班(一)」

     指導老師:蔡佩均、陳沛淇、洪然升、黃慧鳳

2040年的臺中幸福嗎 ?「閱讀與書寫」專班課程引導學生以未來思考的視角想像「臺中2040」面對的議題,找到因應策略與態度。 「未來播映室」 利用

黏土、相框製作四幕情境敘事,跳脫框架思考, 演

繹「臺中2040」的另一種可能。

閱讀與書寫專班.jpg
家.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