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認識綠活圖

  • 作家相片: 李宜靚
    李宜靚
  • 2019年5月18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資料來源: 荒野保護協會網頁

日期: 2019年05月18日

資料提供: 靜宜大學 葉美智老師


綠活圖在台灣


1998年,荒野保護協會的李偉文理事長(當時還是荒野秘書長),代表台灣優良保育團體受邀到美國訪問一些非營利組織,進行觀摩與交流。在紐約時,無論是拜訪官方或非官方組織,收到的資料中許多都有紐約市綠色生活地圖。這引起了李偉文的好奇心,介紹紐約有許多不同的方式,為什麼大家不約而同的都以這份地圖來介紹紐約,這應該是一份紐約人引以為榮的地圖。很幸運的,在這次的行程中,李偉文拜訪了溫蒂包爾,認識了綠色生活地圖,覺得它是可以引發人們由認識生活環境做起,而採取關心愛護的行動,於是申請了圖示授權, 將綠色生活地圖帶到台灣。

荒野宜蘭分會是最早開始發展綠活圖的分會,自2004年,荒野的其它分會也逐步發展在地的綠活圖,桃園分會、新竹分會、台中分會、台南分會、花蓮分會等。只 要有種子飄散,我們就期待他會落地生根發芽。到目前為止,荒野保護協會的綠色生活地圖小組已主持過70場以上演講與工作坊,超過1,800人畫過綠色生活 地圖。所有活動的計畫與執行,都是由志工擔任,不同背景的夥伴在團隊中發揮自己的專長,滋養了整個團隊,也從彼此身上互相學習,打開更大的視野。

對未來,我們有很多很多期待,綠色生活地圖已是國際運動,希望更多的朋友加入一起來發現居住地的特色與價值,帶動地方的永續活力。重要的是,透過製作綠色生 活地圖,使人對環境產生關心,與環境融入,進而促成當地成為更健康的地區。我們也希望孩子都能以繪製綠色生活地圖來親近生活中的自然與人文,讓對土地的情感由小紮根。更多社區能來畫綠色生活地圖,凝聚人與人的連結,加強對社區的共識,珍惜守護家園,帶著對土地的愛來過每一天。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生物多樣性的美好日常:吃野菜 面對餐桌上的氣候變遷

資料來源: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台灣地球日 說到做到愛地球 日期: 2019年08月23日 資料提供: 靜宜大學 葉美智老師 每當走入鄉村的傳統市場,總特別能觀察到常民食用蔬菜的多樣性。 跟城市裡的超市或一般市場菜攤不同,這些傳統市場的邊緣,有些農婦或老人家販售自家栽種的蔬菜...

 
 
 

Comments


  • Facebook

​TEL:04-2632-8001#16110

S__12337163.jpg

©  議題導向敘事力創新教學發展計畫 中區社群共創交流基地

© 2022 by柔均(助理姊姊))、雅祺(計畫TA)舒卉(計畫TA)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