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流域-陳宜嫻教師訪談靜宜大學-幸福流域2020年2月19日讀畢需時 1 分鐘已更新:2020年2月25日受訪教師:陳宜嫻老師 靜宜大學化粧品科學系/副教授時間:2019年8月9日(五)一、共學的助力 我加入敘事力計畫後,認為發展計畫是一個重要的任務,很感謝計畫提供了許多課程工坊,讓我透過一些學習,更快的進入狀況,例如宋玫玫老師、珮英老師、瑤華老師的課程,收穫很多。 我們平常教書都沒有想到有這些理論,或者是說,原來在給予學生問題、或者解決問題時,可以有一些方法程序幫助學生,又例如說我在做課程設計時,在投影片上可以更較清晰的去敘事,讓學生很快的理解,接收專業知識更有條理、更有邏輯性,這些都是培力課程給我的啟發!二、報名前的掙扎、上課後得到豐盛的人生雞湯 我每次在報名時都很掙扎,因為事情很多很忙呀,我假日跟大家一樣想休息,但是每次一來,不到半個小時之內,我就會覺得今天值得了,這些課程就像像雞湯,豐富我的人生哲學、生活哲學、生活態度,我真的感受到計畫還沒執行、我就先受惠了。三、教師增能後,思考如何運用在教學上 我很感恩這一些學習,受用無窮,我開始會想如何運用、如何去課程裡呈現、做課程設計與安排,又例如七月時去大肚踏查,問特產、特有植物什麼的,我們也相對做一些研究,希望能做比較有特色、有開發性的東西,如何在策展時去展現出來,怎麼呈現過程跟結果。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