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國道六號V.S台14線,漫遊生活V.S人潮商機,你怎麼選?─記亞洲大學國姓鄉九九峰踏查活動及跨域TA交流訪談

撰稿:靜宜大學法律四B胡湘翎

採訪日期:2021年11月27日

踏查活動:走訪九九峰自然保留園區

受訪者:亞洲大學TA畢可潔、張竣瑋、林彥儒、黃穎姿


大自然與課程結合,走入場域不畏懼

  現代人生活步調快速,便捷的交通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國道6號的興起,雖帶走台14線的商機,但鐵馬道等漫遊生活的興盛,也為台14線增添了別具一番的風味;國道6號開啟了快速進入南投的通道,人潮來了,卻也衍伸出了更多需要解決的問題。


  亞洲大學敘事力計畫「國道六號的美麗與哀愁」計畫團隊教師們將大自然與課程結合,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已跟著計畫走了三年的TA畢可潔表示:「老師們為了讓學生事先了解場域環境,特地要求修課同學們在踏查前自行蒐集相關的地理人文資料,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特派員心中默想,難怪今天的九九峰踏查,師生之間有問必答,一路上感受到濃厚的求知熱忱,與一般的觀光行程大不相同。


  這次就跟著特派員前進亞洲大學,和「國道6號的美麗與哀愁」敘事力計畫團隊深入場域,解密那些大自然留下的訊息以及藏在隊伍中的得力小助手吧!

當日記錄相片:亞洲大學邀請的業師洪雅芳老師引導學生們觀察植物的特性


踏查活動融入生活觀察,大自然處處有驚喜

  宋代著名詩人蘇軾有一首琅琅上口的《提西林壁》詩中有道「橫看成嶺側成峰」,此行我們從臺灣中部地區火炎山特殊地理景觀、南投縣草屯鎮的九九峰自然保留區為探勘的起點,拉起本次戶外課程的序幕。


  「往前走就是⋯⋯」、「這一種植物⋯⋯」一行人爬山的隊伍勢必會拉很長,但這並不影響課程老師們在戶外講課,特派員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老師們和TA分別走在隊伍的頭、中、尾,一堂課聽著隊伍最前頭的老師講課,另一堂課則走在隊伍中段,而隊伍尾端則是TA們在記錄課程的種種,完全不受地域的限制。


  除了九九峰自然保留區,我們一行人也到了國姓鄉有名的台灣樹洞老樹、建於1940年的四孔拱型石橋─糯米橋、國姓鄉北港村的重要水流─北圳水橋,最後到被綠蔭圍繞的行者咖啡,老師、TA、學生們坐下來喝杯咖啡、聊聊天,為整日的戶外踏查做個總結。

當日記錄相片:亞洲大學踏查活動時,張筱筠老師為學生們解說九九峰生態


得力小助手,收獲豐富拿滿手

  老師授課、學生聽課,那TA呢?特派員也利用在行者咖啡休憩的時間跟亞洲大學的課程TA們聊聊天,互相交流彼此擔任課程TA的經驗與趣事。


  從敘事力計畫一開始就跟著老師的TA畢可潔說明:「亞洲大學TA的運作模式是依課程區分,也就是每門跨域課程都是由專屬的TA負責,擔任老師跟課程學生的窗口。」是專責分工的合作模式,每位TA是老師和學生的橋樑,小細節到「報名了沒?幾點在哪裡集合?吃什麼便當?」等連繫,其他TA們也補充說明專責分工的職責:「還有,課務部分例如幫老師處理行政事項、執行教案活動、寫課程記錄等⋯⋯。」亞大的幾位TA們在這大大小小的事務中,也從中學到了自己本科系中所學不到的東西。


  四位個性截然不同的TA,當初願意擔任TA的原因也不同,也許是好友相找、也許是經濟壓力、又或者是想給自己一些挑戰等等,甘苦都有,但聊天聊下來,我從他們眼裡看見擔任TA的自信。

跨校的TA團隊:靜宜大學及亞洲大學的幾位TA在踏查活動中相談甚歡


場域踏查親身探討,更多驚喜需要你去發現

  整天的「校外教學」下來,特派員看見的不僅僅是老師認真教學、學生認真聽課而已,TA默默的協助與紀錄,團隊成員們對大自然的敬重,更是令人感動。


為每場活動留下攝錄影記錄的TA張竣瑋,是位喜愛山林的國際生,他並不是課程學生,前二年因參加一次國道六號踏查活動後,就自願加入計畫團隊,每次踏查必定報到,帶器材攝錄、事後也會為活動剪輯精采的VCR短片,竣瑋話不多,但他十分主動,認同國道六號友善土地、永續環境、自然文史並重的理念,從他剪輯的短片中,看到他希望透過輕鬆有趣的視角,不僅是記錄,也與觀看者分享珍惜土地的議題觀點。


  因採訪而接觸到這幾位亞洲大學的TA們,聽到不一樣的聲音,而特派員原本陷在「國道六號的未來要怎麼選—漫遊生活?或人潮商機?」的問題裡,經歷了一天的採訪與觀察後,這問題對特派員來說也不是那麼重要了,一件事情從不同的面向切入會有不同的觀點,就像提西林壁詩提到的「橫看成嶺側成峰」,換個角度想,事情會有不同的那一面。


經過一整天下來,怎麼去觀察生活周遭的小事、發掘生命中的小驚喜,才是我們應該要練習的。




16 次查看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