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什麼是保羅大叔、敘事批判?訪談暨南大學跨域TA團隊大剖析
- 中區社群基地管理員
- 2022年2月25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撰稿:靜宜大學食營食品三陳雅祺
專題主編:靜宜大學法律四B胡湘翎
採訪日期:2021年12月26日 線上會議
受訪者: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大學TA林維杰(諮商心理學系五年級博士班)、全彥翰(東南亞學系碩二)、雷振宣(外號雷雷、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學生)
議題討論、場域踏查展現核心價值,實現批判敘事力
同樣為議題導向敘事力創新教學發展計畫的團隊《探戈w/保羅大叔:修煉批判敘事力,以「東南亞」為方法》計畫,暨南大學是如何打造計畫亮點?而暨大TA們會如何回應、說明他們的觀察呢?就暨大三位受訪者的敘述,暨大保羅計畫聚焦於SGDs的「消弭不平等」及「公平、正義、和平」兩大目標,因此,課程不僅關注於少數族群(不限東南亞移工、原住民也是)在台灣社會所面臨的諸多問題,最重要的,師生們相當重視如何通過議題討論、培育「批判敘事力」的能力,這正是保羅計畫的亮點所在。
雷雷特別分享她修習「監控文化」這門課的經驗,課程中學習移工的相關法條,老師安排了一位外籍移工來課堂與學生們分享他的生命經驗,讓學生們可以與課程關注對象直接交流QA;課堂上,再讓學生們透過到東協廣場的場域踏查,更了解移工在台灣的生活各面向,試著想像他們在台灣可能會面對的種種;在課堂上的多元引導方法訓練了學生們的思辨:去反思法條內容是否和政府的處理方式相互違背?已裁定的案件是誰的正義?課堂中也會探討主流媒體、受壓迫族群的觀點,課程學生如何看待壓迫所衍生等事件。
再以「原民部落」為例,課程融入踏查活動到部落進行訪談,將學生置身於場域與當事者對話,深入了解受迫害帶來的影響和衝擊,部落觀光化是原住民的意願?還是政府利益?雷雷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在課程最後的議題探究與討論,學生們藉由剖析雙方說法的立場、意識、甚至正反辨論、驗證,種種腦力運動在無形中培養了保羅計畫學生們的批判能力。
團隊運作模式大公開,大手拉小手,走更長遠的路
靜宜TA們上學期曾參加保羅計畫「科斯莫的夢與網」線上成果展,很敬佩暨大TA們善用社群網站的能力,這次訪談也特別想問有什麼密技?暨大TA們表示,平常除了經營「保羅的西播列筆記」臉書FB社團,也透過學校信箱、學校網站首頁、計畫網站來發佈每學期的計畫課程和最新資訊,確保選課人數有一定數量、各課程能順利開課,其中當務之急,就是要從課程學生中「誘導」出具學習熱情的學生主動加入計畫的TA團隊。召募新TA成員最有效的途徑是同學間口耳相傳的口碑行銷,例如,由老骨頭TA於課程或活動中,向學生們津津樂道的分享計畫課程的活潑、跳脫主流教課模式,藉由TA同學們的經驗分享,再從對話引導修課學生們思考各議題,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自主學習是暨大團隊對TA最基本的要求。

Comments